内部控制
生产制造型企业供应商管理如何进行内部控制?(一)
来源:财会信报 添加日期:2016年02月25日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往往是企业级部门的管理重点及难点。本文将对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风险进行分析和讨论,对生产制造型企业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控制点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及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生产制造型企业供应商管理流程及风险
(一)供应商管理的流程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七号“采购业务”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生产制造型企业供应商管理程序主要包含三个步骤。
一是供应商的选取,包括潜在供应商的市场选取、初步洽谈、现场考察、供应商准入评估、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等一系列工作。具体采购选择时,一般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采用询比价、邀标或市场公开招投标等方式确定最终合作供应商。
二是日常管理。常见的供应商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及时归档、更新,供货质量、价格及时性等方面的原始记录,部分管理较好的公司还包括对供应商关系的管理。
三是评估考核。一般由企业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评估小组,参照公司制定的供应商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一般分月度、季度及年终整体评估,需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期、价格等因素进行多方位评估,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二)供应商管理的主要风险及关注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对企业选择供应商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说明,即“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从讲解说明中可以看出,供应商管理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供应商选择的风险。
企业在制定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时,一般需要考虑七个方面:质量、成本、交货、服务、技术、资产、员工与流程。前三个指标在各行各业都通用,属于硬性指标;后三个指标相对难以量化,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
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供应商选择时,主要需考虑三个因素,即质量、交货期、价格。考虑到供应商的选择程序及风险因素,建议对以下可能存在的风险事项进行诊断检查:供应商准入机制设计不合理;供应商管理混乱;供应商评估考核工作缺失。
针对上述主要风险事项的管理,在企业的供应商管理程序中,应集中对以下主要节点予以关注及管理:
1.供应商前期选择过程管理。供应商前期选择往往是企业关注较少的地方,实际上非常重要。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供应商准入的考察机制、考察指标的设计、评审程序等尤为重要。对咨询人员而言,进行企业供应商评审诊断时,更多的是关注是否设计相应程序或指标,而对程序及指标设定的合理性很难给出优秀的建议,且对于具体考评的情况,人为依赖因素较大,主观因素更多。
2.供应商的分级分类管理。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议价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对供应商的分级分类管理工作不到位,供应商管理仍处于订单需求式管理。
3.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是企业对供应商供货质量、交货期、成本指标、服务指标等指标的综合考核,是企业对供应商施加的竞争压力。企业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估淘汰机制,有助于保持供应商的优质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工作都流于形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