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
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的启示(二)
来源:财会信报 添加日期:2015年07月16日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也是金融危机后公司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的到来,暴露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导致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沿海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不少企业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停产和倒闭的情况。面对危机,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内部控制,坚持“冬泳”,积极应对,才能在金融危机后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抓住商机,率先发展,把握住更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内控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贪污腐败的发生。在目前所发现的企业领导人贪污腐败的事件中,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为薄弱的内部控制,如2011年4月份发生的中石化天价购酒事件,三一重工领导人“行贿门”事件等,如果企业的内控不严,尤其是对于权力比较集中的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就会给这些非法行为可乘之机。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内部控制体系薄弱仍然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的弱点,从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来看,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没有引起上市公司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经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治理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加之现有高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导致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认识还不足。据调查,不少上市公司只是形式上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而执行情况则较差,且不少上市公司所作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都是仅仅为了满足证监会和交易所方面的需要而作。
(二)内控制度执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完善,但是并不能保证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要求来实施和改进,这就造成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滞后性。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还是存在着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另外管理层仅仅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忽视对内控实施情况的监督,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不能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三)普通员工的内控意识不强
根据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执行主体不仅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还包括普通员工,普通员工具体执行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实施内控的日常运行。谁也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而摆脱内控制度的约束。普通员工的意识不强,可能就会对内控的很多方面没有积极性,因此也不会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合理化建议。
金融危机给我国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带来的启示
针对上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监管机构多组织一些专业培训,同时,企业管理者应研究内部控制的真正含义,了解和认识其实质及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协调安排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重点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异建立符合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制度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我国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必须苦练“内功”,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提升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要抓住金融危机的这一契机,根据各自治理架构、业务特点、企业规模等特点,健全和完善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制度。
(二)尽快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配套措施
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标准的框架和实施,还需要相应的监管措施来保证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多个监管部门的良好协作,这些配套措施的出台,将与法定要求、技术框架与实施指引一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以期最大程度地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