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东审服务范围

  • 全国  客服:400-139-4131
  • 北京  电话:400-139-4131
  • 上海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办税指南 资料下载 各地办税 北京国税 北京地税 税收专题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

例解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

来源:财会月刊       添加日期:2015年06月24日

  成本费用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会议明确,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 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本文结合折旧新政,借助案例,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案例引入
  2014年9月,山东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接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对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以及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 000元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经核查,2014年1 ~ 8月期间,雨润公司购置用于研发新产品的数控设备1台,原值为600 000元,已提折旧100 000元;购置单位价值4 500元的电子设备20台,固定资产原值合计为90 000元,其中,食品净化等生产车间领用15台,已计提累计折旧15 000元,管理部门领用5台,已计提累计折旧5 000元。2014年9月,为研发新工艺,雨润公司又购入机械设备1台,价款850 000元,进项税金144 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由于会计准则缺乏明确规定,公司财务人员宋某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禁产生疑问:对于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情况,企业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二、案例分析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缺乏明确规定,因此,实务操作中,企业有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选择:方法一,将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等相关费用直接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等成本费用科目,不再进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二,先将购入固定资产的相关费用统一按照“固定资产”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再将固定资产原值全额作为当期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等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下面,分别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所引入案例的会计处理进行解析。
  方法一:将购入固定资产的相关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
  1. 折旧新政出台后,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应将前期购置的数控设备和电子设备用备查登记簿单独记载保管,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 000
  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数控设备 600 000
  借:制造费用 52 500(4 500×15-15 000)
  管理费用 17 500(4 500×5-5 000)
  累计折旧 20 000
  贷:固定资产——电子设备 90 000
  2.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对9月份新购置的用于研发的机械设备,应当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4 500
  贷:银行存款 994 500
  方法二:将固定资产原值全额作为当期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
  1. 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应将前期购置的数控设备和电子设备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 000(600 000-100 000)
  贷:累计折旧 500 000借:制造费用 52 500(4 500×15-15 000)
  管理费用 17 500(4 500×5-5 000)
  贷:累计折旧 70 000(90 000-15 000-5 000)
  2. 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对9月份新购置的用于研发的机械设备,应当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机械设备 8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4 500
  贷:银行存款 994 500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50 000
  贷:累计折旧 850 000
  假设两年后该公司将用于研发的机械设备出售,含税价格为468 000元,应当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468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000
  营业外收入 400 000
  三、案例点评
  通过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可见,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且能直接体现折旧新政的优惠,但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可比性原则,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而第二种方法虽然在会计处理上略为复杂,但更能完整地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活动,更便于固定资产管理及后续资产的处置。因此,折旧新政出台后,针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笔者建议企业采用第二种方法。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东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东审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007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744号

业务咨询: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341029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