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东审服务范围

  • 全国  客服:400-139-4131
  • 北京  电话:400-139-4131
  • 上海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办税指南 资料下载 各地办税 北京国税 北京地税 税收专题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税务交流

税务交流

税延养老试点明日步入实操 险企竞逐千亿新市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添加日期:2018年06月07日

  随着税延养老产品的获批以及即将随之而来的出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即将正式拉开帷幕。
  6月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首批12家获批税延养老试点资格险企中的太保寿险、平安养老、太平养老等多家险企了解到,其申报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已获银保监会批准。不过截至发稿,银保监会还未在官网发布批文,亦有多家险企未就该问题明确回复。
  同时,第一财经获悉,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保信”)的税延养老平台将于6月7日上午开通接口,各家拿到批文的险企可以在其中进行产品配置及用户注册。据上述三家险企对第一财经回复,其税延养老产品的预计出单时间也基本集中在7日。
  这意味着,7日起税延养老试点将正式进入实操期,各家险企也即将开始争抢养老“第三支柱“大蛋糕。
  多款产品匹配不同需求
  根据此前的管理办法和产品指引,此次试点的税延养老产品分别为A类收益确定型产品、B类收益保底型产品(包括每月结算的B1款产品和每季度结算的B2款产品)以及C类收益浮动型产品。
  第一财经从上述三家险企的获批情况来看,各家险企申报的产品均含多种种类,以满足不同投资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但其申报种类不尽相同,太保寿险申报获批了A、B1、B2、C类全套产品,而平安养老申报获批了A款、B1款、C款三类,太平养老则仅申报获批了A、B1两款产品。
  从多名险企高管对本次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开发原则的特点归纳来看,安全性、灵活性、保障性、收费合理性是提到频率最高的。
  安全性方面,银保监会对收益率、利率演示、投资者适配角度均做了相应规定。
  第一财经从多家险企了解到,尽管5月初银保监会发布的产品开发指引中并未涉及收益率的规定,但银保监会的窗口指导中,A类收益确定型产品的固定收益率范围为3.5%~4.025%,B类收益保底型产品的保底收益率范围为2%~2.5%。
  从第一财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太保寿险及平安养老的A款的固定收益率及B款的保底收益率均为3.5%及2.5%,太平养老的上述两项则分别为3.8%及2.5%。
  而C款产品收益率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因此在管理办法中,银保监会规定,参保人年龄大于55周岁的,保险公司不得向其销售C类产品,并且设定了两个“50%”的限制,即参保人每次交费(含转入产品账户价值)时,购买C类产品不得超过其当次交费的50%;参保人进行产品转换时,C类产品账户价值不得超过其全部产品账户价值的50%。
  “养老金特有的要求,就是稳健和长期。养老金管的是未来三四十年,即使对临近退休的人,也至少要有一二十年。所以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养老金的收益不应单纯以高低为标准,而应以使人安心、放心的稳定,不大起大落为标准。“太平养老产品精算部总经理谢琦表示。
  而在利率演示方面,银保监会的规定也被认为颇为严格。“目前仅B类产品可以进行销售演示,规定利率演示区间是保底利率到4.5%,这是前所未有的。而C款是禁止演示的。”谢琦表示。
  同时,太保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之前保险产品基本都以保单为单位,但此次要求以账户为单位,参保人员拥有专属的与身份证绑定的唯一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参保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独立账户进行账户查询等便捷操作。
  而在灵活性方面,多名险企高管认为,一方面是领取期限灵活,例如太保寿险获批的产品中,就有终身领取或15年、20年、25年长期领取等方式可供选择。不过谢琦建议优先选择终身领取,使得养老金可以覆盖至整个退休生活。
  另一方面则是转换灵活。“从不同年龄段账户资产比例看,年轻阶段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收入水平适当配置收益浮动型产品,但随着投保人年龄增长,应以收益确定与保底型等稳健产品为主,逐步锁定账户养老金储备水平,确保账户收益不出现大的波动。而A款、B1款、B2款、C款四种不同账户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设计,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年龄段对不同风险水平养老金积累账户进行配比调整的需求。”上述太保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保障性来说,若被保险人于60周岁前且尚未开始领取养老年金时发生身故或身体全残,将一次性获得产品账户价值,并扣除对应应纳税款,同时提供产品账户价值5%的额外身故与全残保障责任。积累期内养老账户价值在增长,相应的身故与全残保障责任亦增长。
  此外,在收费方面,相比市场上其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此次税延养老产品收费项目少,仅两项收费(初始费和转换费)。
  从第一财经了解的情况来看,上述险企获批产品中的初始费用均低于保监会规定的上限(A、B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2%,C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1%),例如太平养老A款和B1款初始费用分别为1.5%及1%,太保寿险A款和B1款的初始费用均为1%。在转换费方面,公司内部各产品之间的转换基本都无需费用,外部产品转换则以第一年到第四年从3%到0%之间过渡。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后比较税延养老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收益率,要从收益率及初始费、产品转换费、服务能力等综合来看。
  税延养老产品究竟能在若干年后提高多少的养老金水平?
  以第一财经获得的太平养老税延养老产品投保为例,假定41岁的张先生扣除五险一金后收入为2.8万元/月,投保太平养老A款产品,每月缴费1000元,采用从60岁开始定期15年每月领取方式,则在其A款固定利率3.8%之下,交费积累期累计延迟纳税8.3万元左右,领取期预计累计纳税2.45万元,累计节税5.85万元,领取期每月可领取税前2262元。
  而32岁的王女士扣除五险一金后收入为1.7万元/月,投保太平养老B1款产品,每月缴费1000元,采用从56岁开始定期20年每月领取方式,则在保底利率2.5%情况下累计节税6.5万元,领取期月领税前2066元,在结算利率4.5%的情况下则累积节税8.4万元,月领税前2658元。
  争抢“第三支柱”大蛋糕
  在税延养老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各大险企无疑是最积极的群体之一。这背后不仅是因为税延养老被认为是激活我国养老体系中“第三支柱”的重要政策,也是因为这是一块“大蛋糕”。
  根据国泰君安此前预测,2017年三个试点地区的寿险保费收入合计为1888亿元,占全国寿险保费收入的8.8%。目前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总人口为3000万,个体工商户为5400万,根据三个试点地区的就业人口数占全国就业人口数的比例(4.17%)以及GDP占比(9.67%)可算出符合购买资格的人口数,试点方案规定的税延上限为每人每月1000元,假设试点对象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购买该税延型养老险的意愿,则可以测算出该项试点可以带来三地寿险保费的增长约259亿元,相比2017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提升1.21个百分点。若后续该政策在全国范围铺开,可以测算出对全国的寿险新增保费约3360亿元,相比2017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可以提升15.66个百分点。参考健康险发展历程,若后续养老需求激发,有望带来可观的保费收入贡献。
  在此政策红利和市场前景下,各家险企也将在接下来的正面竞争中开始使出“浑身解数”。
  太保寿险副总经理郁华表示,此次获批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除了为客户提供银保监示范条款规定的所有保障责任外,还将结合健康管理产品提供特色服务。在技术与服务准备方面,将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税延计算器等技术创新与应用作为重要手段,以技术促服务。
  而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在严格遵循行业要求的基础之上,对产品的相关服务进行了多项升级。产品方面,在保障资金长期稳健收益的同时,提供更高频次的结算标准。服务方面,采用全线上操作模式,引入移动端投保、人脸识别、智能客服等科技创新手段,为客户提供便利、安全、即时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还有大型险企高管对第一财经透露,在税延养老政策刚出现实质性推动的时候,该公司集团最高层已开始亲自向相熟的行业外大型客户高管逐一推介该政策。
  同时,在产品还未正式落地前,也有多家险企已针对客户召开大型的宣介会,意欲抢滩这一巨大的市场。
  事实上,保险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于行业内部,也将来自于更广泛的资管领域。
  4月发布的试点通知中明确表示,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相应将中登公司平台作为信息平台,与中保信平台同步运行。
  “说实话,经过多方努力,这一年算是给保险业一个‘护城河‘时期,之后将面临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挑战,不可谓不严峻,我们需要在现在这段时间内尽快’修炼内功‘,直面挑战。”一名此次参与试点的大型险企高管对第一财经表示。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美国IRA、401K计划等不仅可以在保险公司开设账户 ,同时允许共同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成为管理机构 。截至2016年末,美国个人退休账户持有资产7.85万亿美元,其中近47%由共同基金管理,40%由证券公司管理 ,银行与寿险公司持有份额分别为7%、5%。
  据了解,3月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公募基金专业理财在居民养老中的作用,而首批养老目标基金也于4月11日正式开始申报。据媒体统计,截至上月末,已有逾50只养老目标基金静待证监会的批准,涉及超过20家公募基金公司。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东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东审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007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744号

业务咨询: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353850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