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新思路
来源:中国财经报 添加日期:2017年05月09日
所谓税收风险管理就是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与现实的税收征管相结合,以涉税风险管理为导向,通过数理技术及风险管理技术对各种可能的涉税风险信息加以识别,在对纳税人涉税风险度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上,根据涉税风险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缓释和化解税收风险,为后续一系列税收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支撑,以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减少税款的流失。
我国税收风险主要可划分为税源风险和执法风险两种。前者主要是纳税遵从方面的风险,即纳税人出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所导致的税收流失的可能性风险;后者主要是指税务人员执法中因违反税收法律及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税收流失及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损的风险。
在“互联网+”背景下,税务机关如何实现基于合作型遵从为特点的新型税收风险管理新局面?
构建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保障体制
首先,加快推动涉税信息提供制度的立法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效的涉税信息提供制度是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性制度。因此,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制定一项涉税信息提供管理实施办法,为税务机关依法要求纳税人及其第三方提供与准确有效的涉税信息数据提供法律依据。在涉税信息提供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社会宣传,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多方论证,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其次,各基层税务机关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风险监控管理机构以管理协调相关部门、科室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在税务机关内部形成一个协调配合、联动监督、良性互动的闭环工作模式,为打造税收风险管理的“拳头产品”提供制度保障。
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
目前许多地方的税务机关已经尝试建立了或正在搭建基于地方需求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下一步应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统筹税收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创新应用成果与税收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与各地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各地税务部门在此平台上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和维护自己的风险监控模型。
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是一个信息采集平台,也是一个集合的数据加工厂,要实现其最大功效必须不断提升数据挖掘、数据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风险识别的能力。鉴于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通过信息共享提升利用大数据信息获取能力及税收风险发现能力。一要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的风险信息支撑,利用金税工程推广的契机推动税务和工商、法院、财政、银行、保险、国土资源、房管、城建等等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二要大力搜集挖掘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涉税信息,大力拓展各行业协会、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外部部门的涉税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不断提炼加工,逐步建立起按地域、行业、税种、涉税风险点等多维度、全天候的实时数据库,建立“一户式”纳税人信息档案。对于发现的涉税风险,要及时运用“互联网+”的协同理念和技术,实现各相应单位的信息共享,以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应对风险。
建立科学合理的“互联网+”税收风险内部管理流程。一方面要规范数据归口管理,构建以团队化分工协作为主导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仔细梳理从数据挖掘、数据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风险识别、风险排查、风险处理、风险监督等风险管理链条,将各项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规范化,落实责任机制,保证风险数据的及时有效处理;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统一采集入口、统一进行数据处理,并且要不断整合优化数据采集工具,在不断扩大数据采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要保证数据质量的提高,掌握去伪存真的技术,切实避免垃圾数据的进入和干扰,保证数据的纯净和真实。
拓展基于“互联网+”的纳税人服务平台
事后的风险补救远不如事前的风险防范更符合和谐征纳关系的诉求。因此,税收风险管理的根本在于税务机关切实转变观念,将税务风险管理由通过征管手段来完成逐渐向纳税服务手段优先转化,建立基于纳税人为核心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各税务机关通过职责分明的线下税务监控体系,以及税务业务全覆盖、办税流程简便的在线办税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无缝对接。着力开发能深入分析纳税人涉税特征及行为偏好的纳税识别工具,通过智能识别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涉税信息提醒,提升涉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纳税人快速办税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要着力开发基于移动端的移动涉税服务平台,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息化服务。办税的便利,纳税人税收风险的及时提醒,一方面增加了纳税人主动应对风险质量提高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将绝大多数的涉税风险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经验表明,纳税服务手段和纳税服务态度的真正转变才是降低征纳双方风险的根本所在。
打造素质过硬的 “互联网+”综合型人才队伍
推动税收风险管理的现代化最终还是需要一大批既具有深厚的税收专业功底,又深谙税收信息化发展规律,既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又懂得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发的综合型人才。要打造素质过硬的“互联网+”综合型人才队伍,就必须完善税务机关的人才管理机制。首先要注重内部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在强化税务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互联网应用技术、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化素质水平。其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深抓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及人才储备建设工作,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梯队化成长机制,吸引更多的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的人到税务队伍里来。最后,要不断优化人员组合,合理配备资源,使得人尽其才、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为适应“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地方税务局)
我国税收风险主要可划分为税源风险和执法风险两种。前者主要是纳税遵从方面的风险,即纳税人出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所导致的税收流失的可能性风险;后者主要是指税务人员执法中因违反税收法律及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税收流失及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损的风险。
在“互联网+”背景下,税务机关如何实现基于合作型遵从为特点的新型税收风险管理新局面?
构建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保障体制
首先,加快推动涉税信息提供制度的立法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效的涉税信息提供制度是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性制度。因此,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制定一项涉税信息提供管理实施办法,为税务机关依法要求纳税人及其第三方提供与准确有效的涉税信息数据提供法律依据。在涉税信息提供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社会宣传,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多方论证,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其次,各基层税务机关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风险监控管理机构以管理协调相关部门、科室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在税务机关内部形成一个协调配合、联动监督、良性互动的闭环工作模式,为打造税收风险管理的“拳头产品”提供制度保障。
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
目前许多地方的税务机关已经尝试建立了或正在搭建基于地方需求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下一步应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统筹税收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创新应用成果与税收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与各地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各地税务部门在此平台上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和维护自己的风险监控模型。
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是一个信息采集平台,也是一个集合的数据加工厂,要实现其最大功效必须不断提升数据挖掘、数据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风险识别的能力。鉴于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通过信息共享提升利用大数据信息获取能力及税收风险发现能力。一要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的风险信息支撑,利用金税工程推广的契机推动税务和工商、法院、财政、银行、保险、国土资源、房管、城建等等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二要大力搜集挖掘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涉税信息,大力拓展各行业协会、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外部部门的涉税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不断提炼加工,逐步建立起按地域、行业、税种、涉税风险点等多维度、全天候的实时数据库,建立“一户式”纳税人信息档案。对于发现的涉税风险,要及时运用“互联网+”的协同理念和技术,实现各相应单位的信息共享,以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应对风险。
建立科学合理的“互联网+”税收风险内部管理流程。一方面要规范数据归口管理,构建以团队化分工协作为主导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仔细梳理从数据挖掘、数据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风险识别、风险排查、风险处理、风险监督等风险管理链条,将各项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规范化,落实责任机制,保证风险数据的及时有效处理;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统一采集入口、统一进行数据处理,并且要不断整合优化数据采集工具,在不断扩大数据采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要保证数据质量的提高,掌握去伪存真的技术,切实避免垃圾数据的进入和干扰,保证数据的纯净和真实。
拓展基于“互联网+”的纳税人服务平台
事后的风险补救远不如事前的风险防范更符合和谐征纳关系的诉求。因此,税收风险管理的根本在于税务机关切实转变观念,将税务风险管理由通过征管手段来完成逐渐向纳税服务手段优先转化,建立基于纳税人为核心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各税务机关通过职责分明的线下税务监控体系,以及税务业务全覆盖、办税流程简便的在线办税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无缝对接。着力开发能深入分析纳税人涉税特征及行为偏好的纳税识别工具,通过智能识别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涉税信息提醒,提升涉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纳税人快速办税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要着力开发基于移动端的移动涉税服务平台,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息化服务。办税的便利,纳税人税收风险的及时提醒,一方面增加了纳税人主动应对风险质量提高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将绝大多数的涉税风险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经验表明,纳税服务手段和纳税服务态度的真正转变才是降低征纳双方风险的根本所在。
打造素质过硬的 “互联网+”综合型人才队伍
推动税收风险管理的现代化最终还是需要一大批既具有深厚的税收专业功底,又深谙税收信息化发展规律,既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又懂得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发的综合型人才。要打造素质过硬的“互联网+”综合型人才队伍,就必须完善税务机关的人才管理机制。首先要注重内部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在强化税务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互联网应用技术、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化素质水平。其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深抓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及人才储备建设工作,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梯队化成长机制,吸引更多的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的人到税务队伍里来。最后,要不断优化人员组合,合理配备资源,使得人尽其才、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为适应“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地方税务局)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