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东审服务范围

  • 全国  客服:400-139-4131
  • 北京  电话:400-139-4131
  • 上海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办税指南 资料下载 各地办税 北京国税 北京地税 税收专题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财经资讯

全球转型下的中国投资之二——从“投得多”转向“投得好”

来源:新华网       添加日期:2014年10月31日

     近期,海内外媒体关注到有关中国投资的两件事:其一,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为社会有效投资拓展更大空间。其二,中国对外投资金额有望很快超过吸收外资金额,中国将成为一个资本净输出国。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此言常被国际人士用以给中国经济“挑毛病”。然而,对这一判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有着不同看法:“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外界对中国经济中的投资比重存在高估。”他说:“投资的增长,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长,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的确,从近年中国经济现实情况看,虽然在钢铁、煤炭等领域存在投资过度,但在城市轨道交通、环保产业、城市公共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大宗商品进口替代产业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投资缺口。
     蔡洪滨还认为,在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后,中国投资的本质问题更多的不是金额的多与少,而是效率和效益的高与低。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尽管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世界第二了,但投资还是十分重要。以前是靠投资规模和速度,现在开始转向寻求投资质量和效益;从前主要是国内投资,这几年开始全球布局了,”加拿大籍投资人弗兰克。武也持类似观点。
     应该说,中国政府对于投资夯实中国经济基础,提供长期增长动力的重要意义有深刻认识。本届政府执政以来,一直把如何化解短期融资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风险,如何提高投融资效率,如何激发民资投资积极性等诸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与其他简政放权措施形成组合拳”——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的讯息很明确:中国投资并不完全是钱的问题,而更多是转向创新运作机制,构建制度环境。
     本次会议再次提到了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侧重。其实,自去年以来,在水电、核电、电信、铁路,能源和内河航运等关乎国计民生,同时又与实体经济密切相连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创新已经成为“热词”。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府和社会资本正在寻求合力。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刊登的一篇伊恩。米尔斯撰写的文章说:“中国的项目融资逐渐引入某种形式的市场参与。这将会改善资本配置的总体质量。”
     有海外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投资之变的背后,正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质量的改进中,资本效率是其中的“枢纽变量”。
     在这种转变发生的同时,中国投资近年来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政府推动成立的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大型开发类金融机构,到包括大量民营企业在内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版图中一个世界级角色。
     更重要的是,中国投资“走出去”的过程中,把创新机制的内部基因同样带到了海外。比如,有些分析人士就注意到,尽管在亚投行启始阶段,中国资本占较大比例,但其框架设计非常开放,为其他国家的资金进入预留了充足空间。中国并不求“一家独大”。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说:“中国过去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青睐的目的地,然而中国自己的对外投资很快将超过其吸引的外资。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在全球资本流向的变化中,中国的对外投资既能造福其他国家,也有助于实现其自身经济目标。”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东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东审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007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744号

业务咨询: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343394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