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来源:新华网 添加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依旧的双重压力下,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0日发布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7.0%左右,消费总体平稳,外需难以显著提升,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拉动效应减弱,但投资仍对稳增长起关键作用。
报告称,2014年经济增速回落,这基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尽管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融资制约、项目准备不足、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难以完全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阶段,结构性减速具有一定必然性、复杂性与合理性,经济结构亟须大力调整,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脆弱的复苏之中,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分化加剧,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全球经济存在高度的“非同步性”。
“这种 非同步性 也是 新常态 下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体现,短期为中国外贸带来严峻挑战,长远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舞台的战略亦有影响。”李扬说。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接受采访称,基于对“三驾马车”的分析,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59.5万亿元,名义增长14.7%,实际增长14.1%,较2014年回落;预计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5%和10.3%,保持较稳增长;综合考虑国内外需求及大宗商品价格因素,预计2015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9%和3.2%。
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宏观经济学界并不认为这是困难时期。
“柔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就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亮点,说明结构调整有成效,经济活力有增强。”财政部综合司经济预测处处长马栓友说,从结构调整看,正在进行的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去库存,都会导致经济增速回落。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体现在产能过剩,其直接原因来自于投资,相较于消费和外需的稳定,李扬指出,增速的削减,削掉的是结构不好的投资,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得抓住机会,理顺投资机制和环境,让过剩产能进入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当财政资金、政策支持下,使得更多民营企业从此类投资中实现商业价值。”李扬说。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关键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步入加速期。
“ 新常态 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李雪松说,这就需要促进研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居民合理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基本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促进居民消费等。
而产能过剩、资产负债表危机、金融领域“钱多但钱贵”、新型城镇化等,却也是中国经济不容回避的问题。“解决之道,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改革缓解 融资难、融资贵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李雪松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0日发布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7.0%左右,消费总体平稳,外需难以显著提升,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拉动效应减弱,但投资仍对稳增长起关键作用。
报告称,2014年经济增速回落,这基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尽管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融资制约、项目准备不足、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难以完全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阶段,结构性减速具有一定必然性、复杂性与合理性,经济结构亟须大力调整,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脆弱的复苏之中,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分化加剧,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全球经济存在高度的“非同步性”。
“这种 非同步性 也是 新常态 下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体现,短期为中国外贸带来严峻挑战,长远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舞台的战略亦有影响。”李扬说。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接受采访称,基于对“三驾马车”的分析,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59.5万亿元,名义增长14.7%,实际增长14.1%,较2014年回落;预计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5%和10.3%,保持较稳增长;综合考虑国内外需求及大宗商品价格因素,预计2015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9%和3.2%。
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宏观经济学界并不认为这是困难时期。
“柔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就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亮点,说明结构调整有成效,经济活力有增强。”财政部综合司经济预测处处长马栓友说,从结构调整看,正在进行的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去库存,都会导致经济增速回落。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体现在产能过剩,其直接原因来自于投资,相较于消费和外需的稳定,李扬指出,增速的削减,削掉的是结构不好的投资,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得抓住机会,理顺投资机制和环境,让过剩产能进入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当财政资金、政策支持下,使得更多民营企业从此类投资中实现商业价值。”李扬说。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关键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步入加速期。
“ 新常态 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李雪松说,这就需要促进研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居民合理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基本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促进居民消费等。
而产能过剩、资产负债表危机、金融领域“钱多但钱贵”、新型城镇化等,却也是中国经济不容回避的问题。“解决之道,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改革缓解 融资难、融资贵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李雪松说。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