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资讯
优化生存环境 建立小微企业减免税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社 添加日期:2014年09月23日
从今年10月1日到明年年底,月销售额2万至3万元人民币的小微企业,将被纳入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范围。
这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政策。
去年的7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暂不规定减免期限。
免税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有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这项政策优惠。但是据调查,虽然部分地区小微企业经济有回暖趋势,仍有近六成小微企业未享受到税收优惠,减少税费依然是小微企业最迫切的政策需求。
据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发布的《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仅43.1%的参访企业表示享受到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该报告显示,减少税费依然是小微企业最迫切的政策需求。在小微企业最希望政府推行的举措中,“减少税费”连续两年占比均超六成。
因此,时隔一年,恰逢国庆节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再给小微企业送上节日“大礼包”。将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范围,从原本的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扩大到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优化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充分显示政府对于企业这一经济基本细胞的重视。
此次免税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将使得不少于1000万的小微企业受益。众所周知,贷款难、税负重是现在小微企业所面临的两座大山,税负占到小微企业销售额的近30%,而增值税和营业税则是其中的大头,交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达11%。若能免税,可使小微企业拥有更多的自由资金,减少了财务上的压力,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思考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小微企业不再是落后、小型服务业的代名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此次国务院常务会也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果及时加大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则有望成为中国式创新的强大助力。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等高科技公司最早都是小企业孵化而来的。
因此,在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鼓励千千万万人创业,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招”,势将带动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有专家甚至提出,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顺利切换至中高速发展阶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民众的创新能力。
好政策还需要落实好,这是一句老话,但每次都需要重提。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并适时提出进一步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但还是有业内人士对政策的落地表示担忧。
有人提出,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月销售额两三万的小微企业,基本上都只是一些小商小贩,平时大街上吃碗面买个饼都不会开发票,而且这类街边小店和创新也搭不上边。也有人就此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小微企业月销售额3万,刨去诸多成本如店面租金、水电费、原材料费、员工成本费等等,像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每月利润最多也就剩两三千了,没利润没收入减哪门子税?而且这点钱根本养不起更多的员工,所以这个政策并无多少实际的意义。还有人建议,将月销售额提升至5万元起征更合理,这样国家税收并没有减多少,但可受益的人群会增加很多。
一家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希望减税力度能够进一步加大,相比较之前的“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此次提高到3万元,幅度已很大。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基本没有符合减税条件的。希望政府未来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力度支持,比如可以对企业进行差别化对待,按行业、企业规模不同,分类规定税率,这样才能让小微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尽管各种质疑声音不少,也确实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企业是最微小的企业,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该项免税政策就是一个数字游戏。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处在不断叠加的过程之中,从2万元到3万元,一直在一步步推进,说明政策也在一步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为小微企业减负,覆盖范围当然越大越好,但是在财力范围之内,减税当然应该从那些最微小的企业开始,这才符合公平原则,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创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暂免政策时还强调,要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要把准备推出的暂免举措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来推行,这是有远见的一种政策安排。我们也看到,从2万元到3万元,政策在一步步推进和升级。从短期来看,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克服目前的困境,从长期来看,将给小微企业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为小微企业建立长效免税机制,就是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长效机制。相信不久的将来,小微企业扶持优惠政策将转化为制度性的常态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