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东审服务范围

  • 全国  客服:400-139-4131
  • 北京  电话:400-139-4131
  • 上海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办税指南 资料下载 各地办税 北京国税 北京地税 税收专题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财税资讯

在提升减税降费获得感中彰显“中国之治”

来源:人民网       添加日期:2019年11月14日

  税收作为国家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新形势下,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提升全社会的税收获得感成为财税专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春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李春根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稳投资、稳就业、稳预期还是促消费,要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经济发展中来。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减税降费改革的政策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李春根说。
  今年5月1日起,重点降低了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率,而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出台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等政策,与降税率相互协调,实际降税力度进一步“加码”;加上一系列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等,包括社保费在内的企业实际负担有了实质性下降。
  通过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助力发展从而稳增长,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后增强企业投资欲望和能力从而稳投资,市场主体活跃后带动资金有序流动从而稳金融。李春根表示:“银税互动”等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让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减税降费为企业应对经济下行,更好地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撑,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三次产业比从11.5∶53.9∶34.6优化为5.3∶48.5∶46.2,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5.6%和21.5%。
  “减税降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表现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李春根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累计新增减税299.1亿元,扩大研发费用扣除范围和比例、环保企业专用设备应纳税额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企业自主研发和加大环保投入的热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资源集约化发展。随着减税降费改革的持续深入,税收政策在推进“中国制造2050”“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作用将日益显现。
  在提升全社会税收获得感中推进税收共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各个治理主体的有效功能,实现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能、良性互动、有序循环,打造一种新型的现代国家能力。
  李春根对江西省今年开展的“县长税课”很感兴趣,认为让各地分管税务工作的县(市、区)长开展以减税降费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有利于凝聚减税降费落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合力,是对推进税收共治的有益探索。“税收共治首先要聚焦纳税人的‘堵点’和‘痛点’,打破行政部门之间的制度阻隔。”李春根说。
  国税地税合并后,税务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得到调整优化,连续6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最多跑一次”、掌上办税厅、“承诺制容缺办理”等服务举措让纳税人的办税体验得到明显提升。
  李春根认为,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加强税务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探索建立部门间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和涉税事项一体化流转的体制机制,构建社会综合治税的税收共治格局,让纳税人在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良好税收体验中提升全社会的税法遵从度。
  李春根表示,税收共治需要强化对涉税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融合及应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涉税信息数据应用平台,打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通道,化解“信息孤岛”困局,实现涉税数据的大集中、大融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服务政策落实的精准性,也能更有效进行政策效应分析。
  “在进入‘税感时代’的当下,无论是减税降费还是其他税收工作,公众对办税体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税务部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李春根说,目前,区块链已经开始应用于电子发票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发票从开具、流转到收票报销的全周期均可查、可验、可信,在取消审批事项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虚开发票的风险,对实现实体化管理向数据化管理的转变,推进税收管理模式由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过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春根)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东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东审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007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744号

业务咨询: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347281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