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预调微调政策效果渐显 基建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添加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延续了9月份小幅回升的态势。
前期出台的稳投资政策,终于反映到基建投资数据上来。前10月基建投资增长3.7%,止住持续下滑态势,出现小幅回升。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PMI等数据下行,反映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压力。临近年末,市场上关于后续宏观政策走向的讨论渐多,期待政策宽松的声音不少。
“7月份以来,宏观政策开始预调微调,我们需要有耐心等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目前并没有对经济产生持续较大冲击的力量,无需加大对冲政策的力度。部分指标已经在反弹,政策如果超越了预调微调,代价会更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制造业投资连续7个月回升
1-10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54.8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继9月份增速企稳后继续回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触底回升,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行态势,从年初的16.1%,逐步下行到三季度末的3.3%。为此,从7月份以来,国家出台多项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聚焦补短板,重点投向脱贫攻坚、铁路、公路及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领域。
这些稳基建的政策,终于体现在10月份的数据中。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重点基建领域,如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0.1%,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6.7%,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
除了政策因素,市场力量也有所回升。前10月,民间投资增长8.8%,相较前9月回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指出,随着放开市场准入、减税降费、推动产权保护等多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的逐步落实,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房地产投资回落的背景下,支撑民间投资回升的重要力量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回升,1-10月份增长9.1%,比前9月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
其中,技术改造、高新制造业等投资增速尤其高。1-10月份,制造业中技术改造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5%、16.1%。
企业利润维持较高增速,是支撑企业投资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是联动的,目前制成品出口维持正常状态,并没有受贸易摩擦影响,后续还需要再观察。”刘元春指出。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10月份一些指标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包括工业、投资,企业加快对市场调整应对的力度,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有力有效,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基础设施补短板,包括生态环境、道路运输、民间投资等,通过PPP模式鼓励民企参与的政策取得一定效果,前期停缓建的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复工,一些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加快。
“但(基建投资增速)3.7%是低位回升,未来还要从政策支撑、资金支持、政策落实力度等方面,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企稳回升。”刘爱华指出。
工业、投资数据的小幅回升,并没有改变经济下行的预期。中泰证券指出,10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反映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低,资金流向实体的态势仍未明显改善,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国企业杠杆率仍然较高,居民杠杆也升至高位,政府加杠杆将成为2019年政策主线。
“10月份部分宏观指标下滑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已经预见到这点。目前已经采取了很多政策,需要观察一下效果,包括10月份金融数据,要观察下后续走势。要提升基建投资增速,势必带来债务规模的上升,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没必要增加太多债务。”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至于2019年政策走向,邵宇指出,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空间,但任何政策都会有代价和副作用。要看2019年总体增长目标定在哪里,如果目标定得比较高,政策可能会加码;如果有一定弹性,为高质量发展换取更大空间,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可能会更强一些。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各方都需要调整适应。
刘元春指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储备。过于宽松的环境,不利于结构调整。对于前期稳增长政策,要有耐心,等待政策效力的有序释放,不能操之过急。
前期出台的稳投资政策,终于反映到基建投资数据上来。前10月基建投资增长3.7%,止住持续下滑态势,出现小幅回升。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PMI等数据下行,反映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压力。临近年末,市场上关于后续宏观政策走向的讨论渐多,期待政策宽松的声音不少。
“7月份以来,宏观政策开始预调微调,我们需要有耐心等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目前并没有对经济产生持续较大冲击的力量,无需加大对冲政策的力度。部分指标已经在反弹,政策如果超越了预调微调,代价会更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制造业投资连续7个月回升
1-10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54.8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继9月份增速企稳后继续回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触底回升,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行态势,从年初的16.1%,逐步下行到三季度末的3.3%。为此,从7月份以来,国家出台多项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聚焦补短板,重点投向脱贫攻坚、铁路、公路及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领域。
这些稳基建的政策,终于体现在10月份的数据中。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重点基建领域,如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0.1%,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6.7%,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
除了政策因素,市场力量也有所回升。前10月,民间投资增长8.8%,相较前9月回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指出,随着放开市场准入、减税降费、推动产权保护等多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的逐步落实,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房地产投资回落的背景下,支撑民间投资回升的重要力量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回升,1-10月份增长9.1%,比前9月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
其中,技术改造、高新制造业等投资增速尤其高。1-10月份,制造业中技术改造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5%、16.1%。
企业利润维持较高增速,是支撑企业投资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是联动的,目前制成品出口维持正常状态,并没有受贸易摩擦影响,后续还需要再观察。”刘元春指出。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10月份一些指标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包括工业、投资,企业加快对市场调整应对的力度,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有力有效,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基础设施补短板,包括生态环境、道路运输、民间投资等,通过PPP模式鼓励民企参与的政策取得一定效果,前期停缓建的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复工,一些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加快。
“但(基建投资增速)3.7%是低位回升,未来还要从政策支撑、资金支持、政策落实力度等方面,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企稳回升。”刘爱华指出。
工业、投资数据的小幅回升,并没有改变经济下行的预期。中泰证券指出,10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反映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低,资金流向实体的态势仍未明显改善,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国企业杠杆率仍然较高,居民杠杆也升至高位,政府加杠杆将成为2019年政策主线。
“10月份部分宏观指标下滑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已经预见到这点。目前已经采取了很多政策,需要观察一下效果,包括10月份金融数据,要观察下后续走势。要提升基建投资增速,势必带来债务规模的上升,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没必要增加太多债务。”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至于2019年政策走向,邵宇指出,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空间,但任何政策都会有代价和副作用。要看2019年总体增长目标定在哪里,如果目标定得比较高,政策可能会加码;如果有一定弹性,为高质量发展换取更大空间,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可能会更强一些。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各方都需要调整适应。
刘元春指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储备。过于宽松的环境,不利于结构调整。对于前期稳增长政策,要有耐心,等待政策效力的有序释放,不能操之过急。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